小儿感冒咳嗽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。多数情况下,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咳嗽具有自限性,但若合并细菌感染或存在基础疾病时,可能需要用药干预。
1、病毒感染
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原因引起,主要表现为流涕、咳嗽等症状。此类情况通常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,建议通过多饮水、保持空气湿润、生理盐水洗鼻等方式缓解症状,病程一般持续7-10天可自愈。
2、细菌感染
当出现黄绿色脓涕、持续高热超过3天、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感染征象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治疗。需注意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,避免自行调整用药。
3、过敏或哮喘
若咳嗽呈阵发性、夜间加重或伴喘息,可能为过敏性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。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、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或西替利嗪滴剂等药物控制气道炎症反应。
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、呼吸频率及体温变化。若出现呼吸急促(婴儿>50次/分,幼儿>40次/分)、持续高热不退或咳嗽超过2周未愈等情况,需及时到儿科就诊评估病情。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中枢性镇咳药,尤其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物,以免抑制呼吸中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