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急性发作时,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、秋水仙碱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快速止痛,同时需配合降尿酸治疗和饮食调整。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、并发症等情况制定。
1、非甾体抗炎药
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缓解关节红肿热痛。常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塞来昔布胶囊、依托考昔片等。需注意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,服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。
2、秋水仙碱
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和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。建议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小剂量服用,如首剂1mg,1小时后追加0.5mg。需警惕腹泻、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,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。
3、糖皮质激素
适用于不耐受前两类药物或存在多关节受累者。常用醋酸泼尼松片、甲泼尼龙片等,通常采用短期递减疗法。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等并发症。
4、降尿酸治疗
急性症状缓解2周后,应开始规律服用非布司他片、别嘌醇片或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,使血尿酸水平稳定在360μmol/L以下。治疗初期需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复发。
5、饮食调整
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、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,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。肥胖患者需通过低热量饮食逐步减轻体重,但需避免剧烈减重诱发痛风发作。
痛风患者应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止痛药物。治疗期间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尿酸及肝肾功能,急性期关节需制动并局部冷敷。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关节畸形,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进行综合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