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抗菌药物、外用抗真菌药物、口服抗生素、日常护理以及物理治疗等。具体需根据病因遵医嘱选择药物,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症状。
1、外用抗菌药物
细菌感染是毛囊炎的常见病因,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。这类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繁殖,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,适用于浅表性毛囊炎。
2、外用抗真菌药物
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,需使用酮康唑乳膏、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。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抑制其生长,对胸背部等脂溢性毛囊炎效果显著,需连续使用2-4周。
3、口服抗生素
对顽固性或深在性毛囊炎,如疖肿反复发作,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、盐酸多西环素片或阿奇霉素胶囊。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深层感染灶,治疗期间需观察肝功能等指标变化。
4、日常护理
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或挤压病灶。建议选择透气棉质衣物,油性皮肤可用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,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感染风险。
5、物理治疗
对慢性迁延性毛囊炎,可配合红蓝光照射或超短波治疗。光疗具有杀菌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,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,每周2-3次,疗程根据皮损情况调整。
出现毛囊炎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,通过脓液培养或真菌镜检明确病原体类型。用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,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。若出现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,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