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雯副主任医师

河南省人民医院  营养科

哪些人群应避免食用桃子?

哪些人群应避免食用桃子?

桃子虽营养丰富,但部分人群需谨慎或避免食用。通常对桃子过敏者、糖尿病患者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、高钾血症或肾病患者以及婴幼儿等人群应限制或避免食用。

1、对桃子过敏者

桃子属于蔷薇科植物,含有致敏蛋白成分,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口腔肿胀、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,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。此类人群需严格避免接触桃子及桃类制品。

2、糖尿病患者

每100克桃子约含10克糖分,升糖指数为28-56,属于中低升糖指数水果。血糖控制不佳者若过量食用,可能引起血糖波动。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,并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。

3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

桃子富含果胶和膳食纤维,每100克含1.5克粗纤维。胃炎、胃溃疡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,导致腹痛、腹胀或腹泻。建议此类人群将桃子去皮后少量食用,或改食桃泥。

4、高钾血症或肾病患者

每100克桃子含钾约197毫克,慢性肾病或高钾血症患者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代谢负担,影响电解质平衡。此类人群每日摄入量需遵医嘱,必要时应选择低钾替代水果。

5、婴幼儿及吞咽困难者

桃肉纤维较粗,3岁以下幼儿咀嚼不充分可能导致呛咳,整颗桃核还存在误吞风险。建议家长将桃子制成泥状或切片喂食,并全程看护。吞咽功能障碍者需将桃子加工成果汁或果泥。

日常食用桃子前需充分清洗表面绒毛,避免摄入农残。储存时需注意桃子冷藏不宜超过5天,出现褐斑或发酵味时应丢弃。特殊体质者若出现食用后不适,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过敏原检测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