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奶、鸡蛋、海鲜、坚果、小麦等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,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。过敏体质人群在日常饮食中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,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。
1、牛奶
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是主要过敏原,婴幼儿及部分成年人饮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腹泻等症状。这类人群需避免乳制品,可选择植物蛋白替代。
2、鸡蛋
卵白蛋白和卵黏蛋白易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,常见症状包括口唇肿胀、荨麻疹等。对鸡蛋过敏者需注意蛋糕、蛋黄酱等含蛋加工食品。
3、海鲜
鱼虾贝类含原肌球蛋白等耐热蛋白,食用后可能引起喉头水肿、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过敏。部分人群甚至对海鲜气味产生过敏反应。
4、坚果
花生、腰果等坚果中的储藏蛋白易导致严重过敏,微量接触就可能引发血压下降、过敏性休克等全身性反应,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应急。
5、小麦
麸质蛋白可能诱发乳糜泻或小麦依赖运动诱发性过敏,表现为腹胀、皮疹甚至晕厥。选购食品时需注意无麸质标识,避免含小麦成分的调味品。
日常饮食建议记录食物日记,出现皮肤红肿、消化道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。确诊食物过敏后,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饮食方案,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过敏史,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以备不时之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