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酐升高可能与肾功能受损有关,常见原因包括急慢性肾炎、高血压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尿路梗阻以及药物性肾损伤等。治疗需针对病因,结合药物及生活管理进行干预。
1、急慢性肾炎
急慢性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使肌酐排泄减少。患者可能出现血尿、水肿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、呋塞米片、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,减轻肾脏负担。
2、高血压肾病
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动脉硬化,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。治疗需联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、厄贝沙坦片,同时限制钠盐摄入,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3、糖尿病肾病
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,造成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。患者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控制血糖,必要时加用硫普罗宁肠溶片改善肾脏微循环。
4、尿路梗阻
结石或肿瘤引起的尿路梗阻会升高肾盂压力,影响肌酐排泄。解除梗阻是关键,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,术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预防感染。
5、药物性肾损伤
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损伤肾小管。应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,必要时短期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轻炎症,并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
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,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-2000ml。饮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,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、鱼肉,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及腌制食品。出现肌酐进行性升高时,应及时肾内科就诊评估肾功能分期,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