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、β受体阻滞剂、硝酸酯类药物、钙通道阻滞剂以及他汀类药物等,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选择。
1、抗血小板药物
如阿司匹林肠溶片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、替格瑞洛片等,可抑制血小板聚集,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,从而改善心肌供血。
2、β受体阻滞剂
包括酒石酸美托洛尔片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,能降低心率及心肌耗氧量,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。
3、硝酸酯类药物
如硝酸甘油片、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,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,增加心肌血液灌注,减轻缺血症状。
4、钙通道阻滞剂
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、硝苯地平控释片等,适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,可松弛血管平滑肌,改善血流。
5、他汀类药物
如阿托伐他汀钙片、瑞舒伐他汀钙片等,通过调节血脂、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减少心肌缺血发作风险。
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,评估治疗效果。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应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血管事件,避免延误治疗。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心内科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、合并症等因素综合制定,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