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脾不统血怎么办?

脾不统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、饮食调理、针灸治疗、艾灸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,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干预。

1、中药调理

中医认为脾不统血多由脾气虚弱引起,可通过补益脾气、固摄血液的方剂进行调理。例如归脾汤能补气养血,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出血;补中益气汤可升提中气,改善气不摄血的状态。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适合的方剂,避免自行用药。

2、饮食调理

日常可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、莲子、红枣、小米等。建议将山药与粳米煮粥,或饮用红枣枸杞茶,通过食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。避免生冷、油腻食物损伤脾气,同时减少寒凉性食物摄入。

3、针灸治疗

选取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等穴位进行针刺,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脾胃功能。每周进行2-3次治疗,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。配合三阴交、血海等穴位可增强固摄血液的效果,改善皮下出血、月经过多等症状。

4、艾灸治疗

用艾条温和灸关元、气海、中脘等穴位,每次15-20分钟。艾灸产生的热力能温补脾阳,促进气血运行,对慢性出血症状有辅助改善作用。治疗时需注意艾灸距离,避免烫伤皮肤。

5、日常调理

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耗伤脾气。建议每日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增强体质。同时需调节情绪,避免忧思过度影响脾胃功能,可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
出现脾不统血相关症状时,建议及时到正规中医院就诊,通过脉诊、舌诊等明确证型后再制定治疗方案。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诊,根据体质变化调整用药。日常注意观察出血情况,若出现持续出血或量多,需立即就医排查其他器质性疾病。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