龚飞鹏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 骨科

小腿痛感可能原因有哪些?

小腿痛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肌肉疲劳、静脉曲张、腰椎间盘突出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、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疾病原因有关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
1、肌肉疲劳

长时间站立、运动过度或剧烈活动后,小腿肌肉因乳酸堆积或轻微拉伤可能出现酸痛感。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肌肉僵硬或局部压痛,休息后24-48小时内可逐渐缓解。急性期可通过冷敷减少肿胀,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,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、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。

2、静脉曲张

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时,小腿会出现胀痛感,尤其在久站后加重。患者常可见皮肤表面蚯蚓状血管凸起,并伴随足踝水肿。治疗可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循环,口服地奥司明片或迈之灵片促进静脉回流,严重者需行静脉射频消融术。

3、腰椎间盘突出

L4-L5或L5-S1节段椎间盘突出时,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引起放射性小腿疼痛。疼痛多呈电击样或灼烧感,常伴有腰部不适和下肢麻木。急性期需卧床休息,配合甲钴胺片、普瑞巴林胶囊营养神经,疼痛剧烈时可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。

4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

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缺血时,行走后会出现小腿肌肉绞痛(间歇性跛行),休息后缓解。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减弱,皮肤温度降低。治疗需控制血压、血糖,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,严重缺血时需进行血管介入治疗。

5、骨筋膜室综合征

外伤或剧烈运动后小腿骨筋膜室内压力骤增,会出现剧烈疼痛伴皮肤苍白、感觉异常。此为骨科急症,需立即行筋膜切开减压术,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,配合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组织水肿。

若小腿疼痛持续超过3天,或出现皮肤温度异常、肢体麻木、行走困难等症状,应及时到骨科或血管外科就诊。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,运动前做好热身,控制体重以减轻下肢负担。确诊病因前不建议自行服用止痛药,以免掩盖病情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