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部积水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方法,包括原发病治疗、药物治疗、胸腔穿刺抽液、手术治疗以及氧疗等。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。
1、原发病治疗
肺部积水多由心衰、肺炎、结核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引发。例如心衰患者需控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利尿剂,肺炎患者需进行抗感染治疗,结核患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,肿瘤患者可能需化疗或靶向治疗。
2、药物治疗
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帮助排出多余液体,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适用于细菌性肺炎,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、利福平用于结核性胸膜炎。恶性肿瘤引发的积液可能需要贝伐珠单抗等药物控制。
3、胸腔穿刺抽液
对于中到大量积液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,需在超声定位下进行胸腔穿刺引流,既能缓解症状又可获取胸水进行化验明确病因。操作需严格无菌,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。
4、手术治疗
顽固性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考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,恶性肿瘤引起的复发性积液可能需要植入胸腔引流管进行持续引流。严重胸膜增厚患者可能需胸膜剥脱术。
5、氧疗支持
对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,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>90%,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无创通气支持。
患者出现胸闷、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或胸外科,通过胸部CT、超声、胸水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疗效,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。若为恶性肿瘤导致,建议同步进行肿瘤多学科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