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、药物治疗、治疗原发疾病、使用营养补充剂、静脉营养支持等,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。日常还需注意定期监测营养状况,必要时需及时就医。
1、调整饮食结构
轻度营养不良患者可通过增加高热量、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进行改善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肉等。同时需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保证饮食均衡,避免挑食或偏食。
2、药物治疗
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患者,可遵医嘱使用多酶片、胰酶肠溶片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。若存在贫血,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、富马酸亚铁颗粒等铁剂治疗。
3、治疗原发疾病
慢性胃炎、肠结核、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,需积极治疗原发病。例如糖尿病患者需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、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,减少营养流失。
4、使用营养补充剂
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片、蛋白粉、肠内营养粉剂等补充所需营养,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肝肾负担加重。
5、静脉营养支持
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经口进食者,需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、复方氨基酸注射液、脂肪乳注射液等营养液,维持机体基本代谢需求。
日常需定期监测体重、血常规等指标,观察营养改善情况。若出现体重持续下降、乏力加重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营养科或消化内科就诊。所有药物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可自行盲目进补或滥用保健品。
科普文章,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