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媛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口腔科

黏膜囊肿是怎么回事?

黏膜囊肿的形成通常与黏液潴留、慢性炎症或局部创伤等因素有关,可能出现在口腔、鼻窦等部位的黏膜组织中。若囊肿体积较小且无不适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但出现异常增大或感染时需及时就医。

1、黏液潴留

这是黏膜囊肿最常见的形成原因。当黏膜腺体的导管因分泌物黏稠或导管狭窄发生堵塞时,腺体分泌的黏液无法正常排出,逐渐在局部潴留形成囊性结构。此类囊肿多呈半透明状,触之有波动感,常见于口腔颊黏膜或唇部。对于无明显症状者,可暂时观察;若影响正常功能,可通过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治疗。

2、慢性炎症

长期存在的炎症刺激可能诱发黏膜下组织异常增生。例如鼻窦炎患者因反复炎症反应,可能形成鼻窦黏膜囊肿,伴随鼻塞、头痛等症状。这类囊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、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,必要时结合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。

3、局部创伤

口腔黏膜受到机械性损伤后,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创伤性囊肿。牙齿咬伤、锐利食物划伤等均可造成黏膜下腺体导管断裂,导致黏液外渗并包裹形成囊肿。此类囊肿常伴有局部肿胀感,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,反复发作或体积较大者需手术干预。

日常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,避免进食过烫或尖锐食物。建议每年进行1-2次口腔检查,发现囊肿短期内快速增大、表面破溃或伴有明显疼痛时,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口腔科就诊,通过超声、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。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挤压或挑破囊肿,以防继发感染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