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少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肾脏疾病、尿路梗阻等病理性原因有关,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。若存在排尿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,需尽早寻求专业诊治。
1、生理性原因
饮水不足、大量出汗等情况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例如高温环境下活动未及时补水,或剧烈运动后体液流失过多,都可能使24小时尿量低于400ml。这类情况通过增加饮水量,尤其是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,通常可在1-2天内恢复正常排尿量。
2、肾脏疾病
急慢性肾炎、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会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。此时除了尿量减少,可能伴随水肿、腰背酸痛、泡沫尿等症状。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、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,配合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。严重肾功能损伤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。
3、尿路梗阻
肾结石、前列腺增生或肿瘤压迫等因素可能引起排尿通道阻塞。典型表现为排尿困难伴膀胱区胀痛,超声检查可发现残余尿量增加。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,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处理结石,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改善排尿。术后需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恢复情况。
日常应注意记录每日出入水量,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-2000ml。若调整饮水后尿量仍持续偏少,或出现血尿、发热、血压升高等症状,应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,通过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