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主要包括圆韧带、阔韧带、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,这些结构共同参与子宫的固定与支撑,防止其位置偏移。
1、圆韧带
圆韧带呈条索状,起自子宫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前下方,向前外侧延伸至腹股沟管,最终止于大阴唇前端。该韧带通过牵拉子宫前倾,防止子宫过度后倾或后屈,对维持子宫前倾位起关键作用。妊娠期子宫增大时,圆韧带的拉伸作用更为明显。
2、阔韧带
阔韧带为覆盖子宫前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,向两侧延伸至骨盆壁,形成宽阔的韧带组织。其功能包括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,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线位置,同时包裹输卵管、卵巢及子宫血管神经,对生殖器官整体稳定性具有支撑作用。
3、主韧带
主韧带位于阔韧带基底部,横向连接子宫颈与骨盆侧壁,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的主要结构。该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肌纤维组成,能够有效防止子宫脱垂,尤其在盆底肌松弛时发挥重要的代偿性固定作用。
4、骶子宫韧带
骶子宫韧带自子宫颈后上方向后绕过直肠两侧,附着于骶骨前筋膜。该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,与圆韧带形成力学平衡,既可防止子宫过度前移,又能协同维持子宫生理性前倾前屈角度。
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期腹压增高(如慢性咳嗽、便秘)、减少重体力劳动,以降低韧带松弛风险。若出现盆腔坠胀感、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症状,建议及时就诊妇科进行盆底功能评估,必要时通过凯格尔运动或手术治疗加强支撑结构。孕期及产后应遵医嘱进行科学盆底康复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