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压人群通常可以通过适量增加盐分摄入、补充水分、食用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等进行食补,必要时需遵医嘱用药。但食物不能替代药物,若症状明显应及时就医。
1、适量增加盐分摄入
食盐中的钠离子可增加血容量,帮助提升血压。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-8克,可通过食用咸汤、酱菜等补充,但合并心肾疾病者需限制摄入。
2、保证充足水分
每天饮水2000-2500ml能增加循环血量,改善低血压引起的头晕等症状。运动后或夏季出汗较多时,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。
3、食用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
如动物肝脏、红肉、菠菜等,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导致的血压偏低。同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,促进铁吸收。
日常建议采取少量多餐方式,避免暴饮暴食后血液集中消化系统引发体位性低血压。可适度进行游泳、慢跑等运动增强心肺功能,但体位变换时应动作缓慢。若出现晕厥、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,需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,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、米多君等升压药物。
科普文章,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