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开始学说话的年龄存在个体差异,通常在0-3岁逐渐完成语言能力的发育。这一过程可分为发音准备期、词汇积累期和语言表达期三个阶段,家长可通过日常互动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。
1、发音准备期(0-1岁)
新生儿通过哭叫表达需求,3个月左右可发出“a、o”等元音,6个月后逐渐出现“baba、mama”等辅音组合。此阶段虽无明确语义,但为后续语言发展奠定基础,家长可通过面对面交流、模仿婴儿发音等方式进行引导。
2、词汇积累期(1-2岁)
多数婴幼儿在12-18个月能清晰说出“爸爸、妈妈”等亲属称谓,18个月时词汇量可达20个左右。此阶段儿童开始理解简单指令,能将词语与实物对应,家长可通过指认物品、朗读绘本等方式扩展其词汇量。
3、语言表达期(2-3岁)
24个月时约60%词汇能被外人理解,36个月时可组成3-4个词的短句。此时孩子能描述日常活动,会使用“我、你”等人称代词,家长可通过情景对话、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。
若发现24个月仍无有效交流、36个月不能说短句等情况,建议及时到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,排除听力障碍、自闭症谱系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。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电子屏幕过早接触,多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,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儿童语言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