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骨骨折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、外固定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,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。若出现明显疼痛、肿胀或活动受限,建议及时就医。
1、手法复位
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尺骨骨折,通常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。医生会通过牵引和调整手法使骨折端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,过程中需配合X线检查确认复位效果。复位后需避免过早活动患肢,以免影响愈合。
2、外固定
复位后常采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患肢,固定范围需涵盖腕关节和肘关节,以限制活动并维持骨折端稳定。固定时间一般为4-6周,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。若出现固定过紧导致肿胀加剧或麻木,需及时调整。
3、药物治疗
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。为促进骨愈合,可配合钙剂(如碳酸钙D3片)、维生素D制剂或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,但需注意药物禁忌证,如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非甾体类药物。
4、手术治疗
对于开放性骨折、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,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。手术通常采用钢板、螺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端,术后需结合抗感染治疗,并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。
5、康复训练
拆除外固定或术后2-3周,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。早期以手指屈伸、肩关节活动为主,后期逐步增加腕关节旋转和肘关节屈伸训练,配合热敷或理疗促进功能恢复,避免关节僵硬。
发生尺骨骨折后应立即制动患肢,用夹板或硬物临时固定,减少二次损伤风险。治疗期间需避免吸烟、饮酒,适当补充蛋白质及钙质。若出现手指苍白、感觉异常或固定松动,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