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养细胞疾病通常包括葡萄胎、侵蚀性葡萄胎、绒毛膜癌以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分类。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存在差异,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。
1、葡萄胎
葡萄胎是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病变,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类型。患者常表现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、子宫异常增大,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“落雪状”影像。确诊后需及时清宫,术后需监测血HCG水平变化,防止恶变。
2、侵蚀性葡萄胎
属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,多继发于葡萄胎清除后。病理特征为水泡状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,可能伴随肺、阴道等部位转移。临床表现为清宫后HCG持续不降、阴道反复出血,治疗以化疗为主,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、放线菌素D等,必要时需联合手术治疗。
3、绒毛膜癌
绒毛膜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滋养细胞肿瘤,可继发于葡萄胎、流产或足月妊娠后。病理特点为滋养细胞极度增生,无绒毛结构,易经血行转移至肺、脑等器官。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、转移灶引起的咯血或头痛,治疗需采取多疗程化疗,如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方案,并结合放疗或手术。
4、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
该类型较为罕见,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中间型滋养细胞。临床表现以闭经后不规则出血为主,病理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子宫肌层,但HCG升高不明显。治疗首选子宫切除术,对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者,可尝试化疗但需密切随访。
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、HCG水平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,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肿瘤专科。所有滋养细胞疾病治疗后均需长期随访,定期检测血HCG及影像学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