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媛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口腔科

下颌下腺炎有哪些症状和治疗方法?

下颌下腺炎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、疼痛、唾液分泌异常等症状,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、对症处理、促进唾液分泌以及必要时手术干预。具体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进行选择。

1、抗感染治疗

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,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。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胶囊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、甲硝唑片等。若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,需配合退热药物并加强支持治疗。

2、对症处理

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。局部采用温盐水漱口或含氯己定漱口水,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滋生,减轻腺体炎症反应。

3、促进唾液分泌

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含服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流动,防止腺管堵塞。对于反复发作患者,可遵医嘱使用毛果芸香碱片等促泌剂,改善腺体排泄功能。

4、局部护理

急性期采用40-45℃热毛巾外敷患处,每日3-4次,每次15分钟,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配合轻柔腺体按摩,方向从耳后向前下方推按,帮助分泌物排出。

5、手术治疗

慢性反复发作或存在导管结石者,需行导管切开取石术。腺体严重纤维化或脓肿形成时,可能需进行下颌下腺切除术,术后需注意预防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。

出现颌下区进行性肿胀伴吞咽疼痛时,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。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,每日饮水2000ml以上。需注意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循疗程,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,以免导致耐药菌产生。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腺体功能及切口愈合情况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