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宇飞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 感染科

鼠咬热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?

鼠咬热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,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念珠状链杆菌和小螺菌。典型症状包括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疼痛等,具体表现如下:

1、发热

患者通常在被鼠类咬伤后1-3周出现反复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可能伴随寒战、头痛和乏力。发热呈间歇性,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。

2、皮肤表现

约75%的病例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瘀点,多见于手掌、足底和四肢,部分患者咬伤部位形成溃疡或焦痂。小螺菌感染时,局部可能出现硬结、红肿及淋巴结肿大。

3、关节症状

念珠状链杆菌感染常引发游走性多关节炎,表现为膝关节、腕关节等大关节肿胀疼痛,严重时影响活动能力。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月,但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关节损伤。

4、全身症状

伴随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、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,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内膜炎、肺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。

5、特殊体征

小螺菌感染者可能出现特征性"鼠咬热三联征",即原发溃疡、局部淋巴结炎和反复发热。部分病例可见脾脏肿大或肝功能异常。

若近期有鼠类接触史或咬伤史,并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、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。早期使用青霉素、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,延误诊治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。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,保持伤口清洁,避免继发感染。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