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龙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 心血管内科

房颤有哪些分类?

房颤的分类主要包括阵发性房颤、持续性房颤、长期持续性房颤、永久性房颤以及非瓣膜性房颤等类型,不同类型的房颤在持续时间、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上有所差异。

1、阵发性房颤

通常指房颤发作在7天内自行终止,多数在48小时内恢复窦性心律。此类房颤可能因情绪激动、饮酒等因素诱发,患者常有心悸、胸闷等症状,治疗上可考虑药物复律或射频消融术。

2、持续性房颤

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且无法自行终止,需通过药物复律、电复律等干预恢复窦性心律。此类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,如使用利伐沙班、达比加群酯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。

3、长期持续性房颤

指房颤持续超过1年,但患者和医生仍计划尝试恢复窦性心律。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,可能采用导管消融或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,如胺碘酮、普罗帕酮等。

4、永久性房颤

房颤持续存在且医患双方均接受无法恢复窦性心律的状态。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,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、地尔硫䓬,同时需长期抗凝预防卒中。

5、非瓣膜性房颤

特指未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、机械瓣膜置换等情况的房颤类型。此类患者卒中风险评分多采用CHA₂DS₂-VASc量表,抗凝药物选择需权衡出血风险。

房颤患者需定期监测心率和心律,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。若出现胸痛、呼吸困难或晕厥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评估病情进展。日常需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戒烟限酒,保持规律作息以降低房颤发作风险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