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湿疮有哪些证型及其治法方药?

湿疮在中医辨证中常见证型包括湿热浸淫、脾虚湿蕴、血虚风燥等,不同证型需采用相应治法和方药。患者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指导用药,避免自行服药。

1、湿热浸淫证

表现为皮肤潮红、丘疹密集、糜烂渗出,可伴瘙痒、大便黏腻等症状。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,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、萆薢渗湿汤等。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、四妙丸等,需遵医嘱服用。

2、脾虚湿蕴证

常见皮损色淡、渗出较少,伴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。治疗宜健脾利湿,方剂多选用除湿胃苓汤、参苓白术散等。中成药如参苓白术丸、香砂六君丸等,需根据体质调配。

3、血虚风燥证

多见于慢性湿疮,皮损干燥脱屑、肥厚粗糙,夜间痒甚。治法侧重养血润燥,方剂常用当归饮子、四物消风散等。中成药可选择润燥止痒胶囊、乌蛇止痒丸等,配合外用膏剂缓解症状。

湿疮患者应注意避免搔抓患处,日常穿着透气棉质衣物,饮食宜清淡,忌食海鲜、辛辣刺激食物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,定期复诊评估疗效,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感染治疗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