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远副主任医师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 外科

反麦氏点痛的临床意义是什么?

反麦氏点压痛多见于腹内脏器疾病,通常提示左下腹存在炎症、感染或器质性病变。其临床意义可能与乙状结肠病变、左侧输尿管结石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,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。

1、乙状结肠疾病

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,当发生憩室炎、肿瘤或感染性肠炎时,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或形成占位性病变,可刺激腹膜引发反麦氏点压痛。患者常伴有腹泻、黏液脓血便或排便习惯改变,结肠镜检查可发现黏膜充血、溃疡等特征性改变。

2、左侧输尿管结石

结石嵌顿在左侧输尿管下段时,可能通过牵涉痛机制引发左下腹压痛。此类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,可放射至会阴部,常伴随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,超声检查可见输尿管扩张及结石强回声影。

3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

女性患者出现反麦氏点压痛需警惕左侧附件炎、卵巢囊肿蒂扭转或异位妊娠破裂。炎症可引起输卵管及卵巢充血肿胀,囊肿扭转导致缺血性疼痛,异位妊娠破裂则伴随腹腔内出血,后穹窿穿刺可见不凝血,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。

出现反麦氏点压痛时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,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。育龄期女性需重点排除妇科急腹症,必要时进行妇科专科检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以明确诊断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