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宇飞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 感染科

间歇热是什么?

间歇热是一种体温骤然升高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,并反复交替出现的发热类型,通常与感染性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。这种发热模式可能提示机体存在特定病理状态,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。

间歇热的发生多与致热原周期性释放入血有关。感染性疾病如疟疾患者因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增殖周期,常呈现48或72小时规律性高热;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间歇性入血也可引发类似症状。在非感染性疾病中,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细胞代谢产物周期性释放、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炎症因子波动都可能成为诱因。此类发热常伴随寒战、头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体温骤降时可能出现大汗淋漓。临床诊断需结合血常规、血培养、影像学检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,疟疾患者外周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即可确诊。

出现间歇性发热建议尽早就医,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。治疗需针对原发病,如疟疾患者需规范使用青蒿素类药物,细菌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。治疗期间应严格记录体温变化曲线,保持充足水分摄入,注意观察有无皮疹、淋巴结肿大等伴随症状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,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