饶凯华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神经内科

大鱼际肌肉萎缩是怎么回事?

大鱼际肌肉萎缩可能与神经损伤、肌肉疾病、废用性萎缩等原因有关。该症状常见于正中神经受压或肌肉病变,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。

1、神经损伤

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可能引发大鱼际肌萎缩,常见于腕管综合征或颈椎病患者。神经损伤会导致神经传导异常,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。患者常伴有手指麻木、握力下降等症状。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、维生素B1片、谷维素片等营养神经药物,配合物理治疗改善症状。

2、肌肉疾病

肌营养不良症、多发性肌炎等疾病会直接损害肌肉组织。这些疾病可引起肌纤维变性坏死,导致肌肉体积缩小。除局部萎缩外,可能伴随全身乏力、肌肉酸痛等表现。治疗时可使用泼尼松片、硫唑嘌呤片、辅酶Q10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。

3、废用性萎缩

长期手部制动或运动功能丧失会导致肌肉失用。当大鱼际肌无法正常收缩时,肌肉会因代谢降低而逐渐萎缩。这种情况常见于骨折固定术后或中风后遗症患者。建议进行握力球训练、电刺激治疗等康复锻炼,必要时可使用三七片、舒筋活血片、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伴随症状。

若发现大鱼际肌肉逐渐变薄或伴有运动障碍,建议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或骨科。通过肌电图、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病因后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,避免盲目使用营养补充剂或自行按摩,防止延误病情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