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蒂锯齿状病变是一种特定的肠道病变,是一种以锯齿状结构和隐窝结构异常为特征的非浸润性上皮性肿瘤。这种病变的外表类似增生性息肉,但其组织结构有所不同,属于结肠癌的前体病变之一。
在形态上,无蒂锯齿状病变通常呈扁平或轻微隆起,无蒂,表面光滑平坦,色泽为红色或与周围肠黏膜近似。在白光内镜下观察,其表面有时可见黏液帽,并可能呈现黄、绿或灰色。病变的大小常大于0.5厘米,其浅表上皮呈锯齿状,隐窝上皮扭曲扩张,连续2个-3个隐窝出现锯齿状形态即可诊断。
从病理学角度来看,无蒂锯齿状病变的锯齿状结构可延伸至隐窝基底部,细胞形态温和,隐窝基底部扩张,形态不规则,可呈L型或倒T型等。细胞核常有轻微不典型性,如泡状核、核仁明显等,且可见分裂象。此外,病变隐窝还可能通过黏膜肌层疝入黏膜下层。
无蒂锯齿状病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,且女性和吸烟者相对多发。其发生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、家族遗传、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,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,从而引发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