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著云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泌尿外科

肾脏疾病引起脚肿的原因有哪些

肾脏疾病引起脚肿的原因有哪些

肾脏疾病引起脚肿可能与蛋白尿、水钠潴留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因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。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因:

1、蛋白尿

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,使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,引发低蛋白血症。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组织液回流减少,从而出现脚部水肿。患者可能伴有泡沫尿、乏力等症状。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、盐酸贝那普利片、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蛋白尿。

2、水钠潴留

肾功能受损时,肾脏对钠离子的排泄能力下降,导致体内水钠潴留。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,容易引起下肢水肿,尤其是足踝部位。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、血压升高等表现,通常需限制钠盐摄入,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、托拉塞米片、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。

3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

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时,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。液体在体内潴留会逐渐扩散到下肢,形成凹陷性水肿。此时患者可能伴随血肌酐升高、少尿或无尿等症状,需通过血液透析、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改善病情。

若出现持续加重的脚肿症状,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测及肾脏超声检查。日常需注意低盐饮食,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尿量调整,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加重水肿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