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安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 眼科

矫正视力检查有哪些步骤?

矫正视力检查有哪些步骤?

矫正视力检查的步骤通常包括视力测试、屈光检查、试镜调整、眼底检查以及结果分析等流程。这些检查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眼科医生或验光师操作,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。

1、视力测试

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或投影仪显示字母、图形,要求被检者在5米距离辨认不同方向的“E”字缺口或符号。检查时需单眼遮盖,依次测试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,记录最小可识别视标对应的视力值。

2、屈光检查

采用电脑验光仪初步测量角膜曲率、眼轴长度等参数,并自动计算屈光度数。对于青少年或调节能力异常者,需配合使用散瞳药水麻痹睫状肌后,通过检影验光获得精准的静态屈光数据。

3、试镜调整

根据验光结果组合不同度数的球镜、柱镜,用试镜架让被检者试戴15-20分钟。通过红绿双色测试、散光表确认最佳矫正视力,并反复对比不同镜片组合的清晰度和舒适度。

4、眼底检查

使用直接检眼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、晶状体透明度,检查玻璃体是否混浊,重点评估视神经乳头形态、黄斑区结构及视网膜血管状况,排查高度近视并发症等器质性病变。

5、结果分析

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开具配镜处方,标注球镜度数、柱镜度数、轴位、瞳距等参数。对于视力无法矫正达标者,需进一步安排眼压测量、视野检查或OCT等专项检测。

建议每年进行1次视力检查,佩戴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者需严格遵循验配方案。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合理用眼距离,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,出现视物模糊、眼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复检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