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,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,出生后水平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。成年人的甲胎蛋白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-7ng/mL,但不同检测方法或实验室可能存在轻微差异。
甲胎蛋白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。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,约70%的病例会出现明显升高,其水平与肿瘤大小、进展程度相关。妊娠期女性由于胎儿肝脏活动,甲胎蛋白可出现生理性升高,一般分娩后1-2周恢复正常。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等肝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,通常不超过400ng/mL,且随着肝功能改善逐渐下降。
检测发现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时,建议结合肝功能检查、肝脏超声、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。对于持续升高的非妊娠人群,特别是存在乙肝、肝硬化病史者,应警惕肝癌可能性,需定期监测并及时就诊肝胆外科。检测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避免在急性肝炎发作期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,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