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症状可通过发热程度、全身症状、并发症风险等方面进行区分。甲流患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伴明显肌肉酸痛,乙流则以中低热和呼吸道症状为主,但具体需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。
1、发热程度
甲型流感患者体温常快速升至39-40℃,且持续3-5天不易退热,部分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。乙型流感发热多为38-39℃,热程相对较短,通常持续2-3天。
2、全身症状
甲流病毒易引发强烈炎症反应,导致头痛、乏力、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尤为突出,患者常主诉“骨头疼”。乙流虽然也会出现肌肉酸痛,但程度较轻,更多以咽痛、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。
3、并发症风险
甲型流感更易引发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,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。乙型流感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,但婴幼儿可能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当出现流感样症状时,建议及时进行咽拭子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。确诊后需在发病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、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,同时注意隔离休息,高热患者可物理降温并适量补液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乙流最有效的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