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喜福主任医师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 心血管内科

脉率多少算正常范围?

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率通常为每分钟60~100次,但这一范围可能因年龄、健康状况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。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脉率较快,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接近成人水平,而长期运动人群的脉率可能略低于标准范围。

脉率受多种生理因素影响。例如,情绪激动、剧烈运动或妊娠期可能导致暂时性脉率增快,休息后多可恢复正常。儿童脉率普遍高于成人,新生儿可达每分钟120~140次,1-3岁幼儿约为100-120次,学龄期儿童逐渐降至80-100次。老年人心率可能因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略有减缓,但低于每分钟50次需警惕病变。病理性改变如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℃,脉率约增加10次;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贫血等疾病也会引发持续性脉率增快,而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导致脉率显著降低。

建议在测量脉率时选择安静状态,使用食指和中指轻压桡动脉持续1分钟计数。若发现静息脉率持续低于50次或超过100次,伴随胸闷、头晕等症状,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。日常保持规律作息、适度锻炼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正常脉率,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。用药方面需遵医嘱,某些治疗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影响脉率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