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梗阻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,通常包括药物治疗、胃肠减压、灌肠等多种方法。常用药物主要针对缓解症状、控制感染及促进肠道功能恢复,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1、抗生素
若存在肠道感染或预防术后感染,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炎症。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,避免感染加重肠道损伤。
2、生长抑素类药物
如奥曲肽注射液,可减少消化液分泌,缓解肠道压力。适用于肠梗阻早期或术后辅助治疗,能降低肠壁水肿和渗出。
3、解痉止痛药
如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,可松弛肠道平滑肌,缓解痉挛性疼痛。但需注意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禁用此类药物,以免加重肠麻痹。
4、灌肠治疗
使用甘油灌肠剂或温生理盐水灌肠,可刺激肠道蠕动,帮助排出积存粪便。适用于粪石性梗阻或低位结肠梗阻的辅助治疗。
5、液体支持治疗
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、葡萄糖注射液等,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,维持机体酸碱平衡,为肠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。
需特别注意的是,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或出现肠绞窄时,需立即手术解除梗阻。患者切勿自行用药,应及时就诊并通过腹部CT等检查明确梗阻类型。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,配合胃肠减压等综合措施,避免盲目使用泻药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