饶凯华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神经内科

脑干出血是怎么回事?

脑干出血是脑干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疾病,通常由高血压、脑血管畸形、血液病以及外伤等因素引起,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
1、高血压

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干小动脉硬化,血管壁弹性减弱,在血压剧烈波动时易破裂出血。患者可能突发剧烈头痛、意识障碍、呼吸异常等症状。治疗需控制血压,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、硝苯地平缓释片、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。

2、脑血管畸形

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结构异常,容易在血流冲击下破裂。这类患者可能伴有反复头痛、耳鸣等症状。明确诊断后可通过介入栓塞术或手术切除治疗,急性期需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、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。

3、血液病

白血病、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疾病会增加脑干出血风险。患者常伴有皮肤瘀斑、反复鼻出血等全身出血倾向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,如输注凝血因子、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等,同时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。

4、外伤

颅脑受到撞击、挤压等暴力作用时,可能直接导致脑干血管撕裂出血。此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,伴随意识丧失、瞳孔变化等体征。需立即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,并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、脑蛋白水解物片等神经营养药物。

脑干出血起病急骤且预后较差,发病后需立即就医进行CT或MRI检查。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,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。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,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,降低复发风险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