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信群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 普内科

血肌酐是什么?

血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中肌酸代谢的终末产物,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。它是临床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,其数值变化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状态,正常参考值一般为成年男性57~111μmol/L,女性41~81μmol/L。

1、来源与代谢

血肌酐主要由肌肉组织中的肌酸分解生成,生成量与个体肌肉量、饮食习惯相关。肌肉发达或摄入大量肉类的人群,血肌酐水平可能略高。代谢后的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,肾脏功能正常时,血肌酐浓度可保持相对稳定。

2、临床检测意义

血肌酐检测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。当肾功能受损超过50%时,血肌酐水平会明显升高。临床上常结合尿素氮、胱抑素C等指标综合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,并用于监测慢性肾脏病的进展。

3、异常情况解读

血肌酐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性肾损害等疾病。数值降低可能提示肌肉萎缩、长期营养不良等情况。剧烈运动、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短暂性升高,需结合尿常规、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。

定期监测血肌酐对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。建议存在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每3-6个月检查肾功能,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。检测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摄入肉类,以确保结果准确性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