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长通常为7~9小时,但具体需求因人而异。青少年可能需要8~10小时,而老年人可能缩短至6~8小时。睡眠时长受年龄、健康状况和个体差异影响,并非固定不变。
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代谢水平、激素分泌及大脑发育状态直接影响睡眠需求。例如,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,深度睡眠比例较高;老年人因褪黑素分泌减少,夜间易醒且睡眠片段化。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、焦虑症等也会改变睡眠质量和时长。部分人因基因差异,即使睡6小时也能保持精力充沛,而另一些人需9小时才能消除疲劳。此外,作息规律性、环境噪音、光线等因素均会干扰实际睡眠时长。
建议每日固定作息时间,睡前避免接触电子屏幕以减少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。保持卧室温度在18~22℃并选用遮光窗帘。若存在长期失眠或日间嗜睡,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、抑郁症等潜在疾病,及时到呼吸内科或神经内科就诊。午睡宜控制在30分钟内,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节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