器官衰竭的症状因累及器官不同而有所差异,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、水肿、黄疸、少尿以及意识模糊等。不同器官功能衰竭可能表现出特定体征,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判断。
1、心力衰竭
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,夜间平卧时因肺淤血引发阵发性呼吸困难,严重时出现粉红色泡沫痰。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是典型体征,伴随颈静脉怒张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,心脏听诊可闻及奔马律。
2、呼吸衰竭
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(大于30次/分)或减慢(小于10次/分),口唇发绀明显。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时,可能出现烦躁不安、意识障碍等缺氧症状。二氧化碳潴留者可出现球结膜水肿、扑翼样震颤。
3、肝衰竭
典型体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,尿色深如浓茶,粪便呈陶土色。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皮肤瘀斑、牙龈出血,血氨升高可能引发肝性脑病,出现嗜睡、计算力下降、扑翼样震颤等症状。
4、肾衰竭
尿量减少(小于400ml/天)或无尿(小于100ml/天)是主要表现,伴随血肌酐、尿素氮升高。水钠潴留可致全身水肿,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心律失常,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大呼吸。
当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、突发少尿、意识改变或全身性水肿等症状时,应及时到急诊科或重症医学科就诊。临床医生会通过血气分析、肝肾功检测、心脏彩超等检查评估器官功能状态,并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血液净化、机械通气或器官支持治疗。日常需注意监测血压、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