碘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胃肠道刺激、口腔黏膜损伤、脱水休克、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过敏反应等。根据中毒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,具体表现存在差异。
1、胃肠道刺激
急性碘中毒时,过量碘会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,引发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等症状。严重者可能出现血便或呕血,这与碘对胃肠道的腐蚀性损伤有关。
2、口腔黏膜损伤
误服高浓度碘剂会导致口腔和咽喉烧灼感,黏膜出现棕色染色,伴有金属异味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门水肿,导致呼吸受限。
3、脱水休克
大量呕吐腹泻会引起体液丢失,出现皮肤弹性下降、尿量减少、血压降低等脱水症状。严重者可能因循环衰竭导致意识模糊或昏迷。
4、甲状腺功能异常
长期过量摄入碘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,出现甲状腺肿大、乏力怕冷等甲减症状;少数敏感人群可能诱发甲亢,表现为心悸、多汗、手抖等。
5、过敏反应
部分患者接触碘制剂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,严重时可引发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。
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停止碘摄入,急性中毒者应及时就医洗胃。日常需避免擅自服用含碘药物,甲状腺疾病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海带、紫菜等高碘食物的摄入量。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,防止继发性器官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