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脚部穴位按摩有哪些

脚部穴位按摩通常有涌泉穴、太冲穴、三阴交穴、昆仑穴、隐白穴等,按摩时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穴位并注意手法力度。

1、涌泉穴

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,约在足底第二、三趾缝与足跟连线的前1/3处。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以点按或环形揉动的方式进行,每次持续3-5分钟。该穴位属足少阴肾经,具有滋补肾阴、引火归元的功效,常用于改善失眠、头晕、足底疲劳等症状。现代研究表明适度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
2、太冲穴

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。按摩时可用指尖垂直按压,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。该穴位为足厥阴肝经原穴,具有疏肝理气、平肝熄风的作用,适用于头痛、目赤肿痛、月经不调等肝气郁结相关症状。高血压患者日常按压有助于辅助调节血压。

3、三阴交穴

位于内踝尖上3寸(约四横指)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按摩时用拇指沿胫骨内侧缘向上推按,每次5-8分钟。此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,可调和肝脾肾三脏,常用于调理月经不调、消化不良及下肢水肿。孕妇需避免刺激该穴位以防子宫收缩。

4、昆仑穴

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按摩时可用拇指与食指捏拿跟腱两侧,配合点揉手法。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,对缓解腰背疼痛、足跟痛及踝关节扭伤有辅助作用。急性扭伤后24小时内不宜强力按压。

5、隐白穴

位于足大趾内侧,趾甲角旁0.1寸处。按摩时可用指甲轻掐或艾灸刺激。作为足太阴脾经井穴,具有健脾摄血、宁神定志的功效,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多梦易惊等症状。配合血海穴使用可增强调理月经效果。

进行脚部穴位按摩前建议用温水泡脚15分钟以放松肌肉,按摩力度应由轻渐重,单次总时长不宜超过30分钟。糖尿病患者、足部皮肤破损或静脉曲张患者应谨慎操作,必要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。若按摩后出现持续疼痛或不适,需及时停止并就医检查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