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静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 内分泌科

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

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液、利尿剂、双膦酸盐类药物、降钙素以及透析治疗等,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。患者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

1、补液

高钙血症患者常存在脱水情况,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可增加血容量,促进钙离子随尿液排出。每日补液量需根据患者心肺功能调整,通常为2000~3000ml,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。

2、利尿剂

在充分补液基础上,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等袢利尿剂,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、钙的重吸收,进一步增加尿钙排泄。但需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,因其可能加重高钙血症。

3、双膦酸盐类药物

帕米膦酸二钠、唑来膦酸等静脉用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,减少骨吸收,适用于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。通常单次给药后血钙可在3~7天下降,疗效可持续数周。

4、降钙素

鲑鱼降钙素可通过快速抑制骨吸收、促进尿钙排泄发挥降钙作用,用药后12小时内即可起效,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,常作为过渡治疗与其他药物联用。

5、透析治疗

对于严重高钙血症(血钙大于3.5mmol/L)伴肾功能衰竭或危及生命的情况,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。采用低钙透析液可快速清除血中过量钙离子,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。

治疗期间应监测血钙、磷、肾功能等指标,限制钙和维生素D摄入。对于肿瘤性高钙血症需积极治疗原发病,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腺体。所有治疗方案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。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