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功六项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、总蛋白、白蛋白、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检测项目。这些指标能够帮助评估肝脏的代谢、合成及排毒功能是否正常,具体组合可能因医院略有差异。
1、谷丙转氨酶
该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,当肝细胞受损时,血液中的浓度会显著升高。急性肝炎、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常导致其数值异常,是反映肝实质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。
2、谷草转氨酶
广泛分布于肝脏、心肌等组织,其升高不仅见于急慢性肝炎,心肌梗死时也会明显增高。AST/ALT比值对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病因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3、总蛋白
包含白蛋白和球蛋白,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。慢性肝病、营养不良等可能引起总蛋白降低,而部分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球蛋白升高从而影响总蛋白水平。
4、白蛋白
完全由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,半衰期约20天。持续降低常见于肝硬化晚期、慢性肝炎等严重肝病,也可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估指标。
5、总胆红素
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,数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溶血、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。不同分型的胆红素比例变化有助于鉴别黄疸类型。
6、碱性磷酸酶
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和骨骼,显著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、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。儿童和孕妇因骨骼生长生理性升高属于正常现象。
肝功能检查需空腹8-12小时后抽血,避免饮食和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。若发现指标异常,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专科就诊,结合腹部超声、凝血功能等检查综合判断。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饮酒、规律作息,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肝脏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