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佳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消化科

什么是肝部钙化灶

肝部钙化灶通常是肝组织损伤愈合后形成的瘢痕样改变,可能与肝内胆管结石、肝脓肿或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。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,但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判断。

1、肝内胆管结石

结石形成后可能引起局部胆管炎症,长期反复刺激可导致钙盐沉积,形成钙化灶。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、黄疸等症状。对于无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若合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、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
2、肝脓肿

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形成的脓肿在愈合过程中,坏死组织可能发生钙化。急性期常伴有高热、肝区压痛等表现。治疗时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、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、替硝唑片等抗生素,严重者需穿刺引流。

3、寄生虫感染

肝包虫病等寄生虫感染后,虫体死亡钙化可形成特征性弧形钙化灶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胀痛。确诊后通常需手术切除病灶,并配合阿苯达唑片、吡喹酮片等驱虫药物治疗。

日常应注意避免进食生鱼片、未煮熟的牛羊肉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。建议发现肝部钙化灶后定期进行超声复查,若病灶增大或伴有肿瘤标志物升高,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。具体诊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