龚飞鹏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 骨科

骨折后能否饮酒

骨折后一般不建议饮酒,尤其在恢复期间需尽量避免。饮酒可能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,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,具体与恢复阶段及饮酒量有关。

1、影响愈合过程

酒精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干扰钙质吸收,从而延缓骨痂形成。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酒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延长15%-20%。此外,酒精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脱水,影响局部血液循环。

2、增加并发症风险

饮酒可能加重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,特别是伤后72小时内急性期。对于开放性骨折,酒精可能降低免疫力,增加感染概率。长期酗酒者骨质疏松风险升高,可能造成二次骨折。

3、药物相互作用

骨折治疗常用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、洛索洛芬钠等非甾体抗炎药,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反应或加重胃肠道损伤。麻醉性镇痛药与酒精协同作用可能抑制呼吸中枢。

恢复期间应严格遵医嘱控制饮酒,特别是在服用药物阶段。建议保持均衡饮食,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,如牛奶、鱼类等。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痂生长情况,若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应及时就诊。对于有饮酒习惯者,可向主诊医师咨询个体化的饮食建议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