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蛋白低可能与营养摄入不足、慢性失血、吸收障碍或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当机体铁储备减少时,铁蛋白水平会下降,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。
1、营养摄入不足
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。例如素食者、挑食人群因缺乏红肉、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,无法满足机体需求。妊娠期、哺乳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增加,若未及时补充也可能引发铁蛋白降低。
2、慢性失血
女性月经量过多、子宫肌瘤引起的异常出血,或消化道溃疡、痔疮反复出血等情况,会导致铁元素持续流失。长期慢性失血超过铁摄入量时,铁蛋白作为储存铁的指标会显著下降,可能伴随血红蛋白降低。
3、吸收障碍
胃大部切除术后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患者,胃酸分泌不足会影响铁的吸收。克罗恩病、乳糜泻等肠道病变也可能导致铁吸收率下降,此时即使摄入充足仍可能出现铁缺乏。
4、其他疾病
慢性肾脏疾病、恶性肿瘤等可能通过炎症因子干扰铁代谢,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代谢亢进增加铁消耗,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铁蛋白水平异常,需结合原发病进行综合判断。
若出现乏力、头晕等缺铁症状,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、铁代谢等检查。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、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,同时增加瘦肉、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。避免自行盲目补铁,需根据病因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