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宇飞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 感染科

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原理是什么

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常采用实时荧光RT-PCR、等温扩增技术和基因测序等方法。这些技术通过检测病毒特定核酸序列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。

1、实时荧光RT-PCR

该技术通过逆转录酶将新冠病毒的RNA转化为互补DNA,随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特定基因片段。检测体系中加入荧光标记探针,当扩增产物达到设定阈值时,仪器会捕捉荧光信号。若样本中病毒核酸含量超过检测限,系统会判定为阳性结果。

2、等温扩增技术

包括重组酶聚合酶扩增(RPA)和环介导等温扩增(LAMP)等方法。这类技术能在恒定温度下完成核酸扩增,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PH值变化、浊度改变或荧光信号来判定结果。相比传统PCR,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开展检测。

3、基因测序

针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或靶向测序,通过比对病毒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,不仅能确认感染,还能鉴别变异毒株类型。二代测序技术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,常用于疫情溯源和病毒变异监测。

检测结果可能受病毒载量、样本采集部位(鼻咽拭子/肛拭子)以及采样时间窗影响。建议在出现症状后3-5天进行检测,采集样本时应规范操作确保细胞留存量。检测结果需由专业人员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,必要时需进行重复检测或抗体检测辅助诊断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