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癜和瘀青一般可以通过形成原因、皮损形态、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区分。两者在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上存在差异,若无法自行辨别或症状持续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。
1、形成原因
紫癜通常由血小板减少、凝血功能异常、血管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。瘀青多因外伤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,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所致。
2、皮损形态
紫癜表现为皮肤表面点状、斑片状的红色或紫色瘀点,按压不褪色,通常不突出皮肤表面。瘀青早期呈青紫色斑块,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绿色,面积较大且边界不清。
3、伴随症状
紫癜可能伴随牙龈出血、鼻出血、关节肿痛或腹痛、血尿等症状。瘀青通常仅有局部压痛,无全身性出血倾向或其他器官受累表现。
4、恢复时间
瘀青多在1-2周内自行吸收消退,紫癜若由血液疾病或免疫性疾病引起,可能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。
5、检查指标
紫癜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,常发现血小板计数降低或凝血功能异常。瘀青患者的血液学检查结果通常无显著异常。
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瘀斑时,应避免用力揉搓或热敷。建议记录皮损出现的时间、部位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就诊时需配合医生完善凝血功能、血小板计数、血管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