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佳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消化科

大便潜血是什么

大便潜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时,肉眼无法观察到粪便颜色变化,但通过化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到粪便中存在的血液成分。这种情况通常提示消化道存在潜在出血性病变。

大便潜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包括消化道溃疡、炎症、息肉、痔疮或肿瘤等。当消化道黏膜受损或血管破裂时,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会混入粪便排出。临床上常用愈创木酯法或免疫胶体金法进行检测,前者可受食物中铁剂、红肉等干扰,后者特异性较高。对于持续阳性者,需结合胃肠镜进一步明确出血部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牙龈出血、鼻咽部出血经吞咽后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。

若检测发现大便潜血阳性,建议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,完善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。日常应避免在检测前3天食用动物血制品、红肉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规范留取粪便样本可提高检测准确性。对于50岁以上人群,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进行大便潜血筛查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