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疖子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、疼痛、硬结、脓头形成以及伴随发热等症状。该病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,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。
1、局部红肿
火疖子初期会出现皮肤局部发红,由于细菌感染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,周围组织发生炎性水肿,形成边界不清的红肿区域。
2、疼痛
随着炎症发展,病灶处神经末梢受到压迫和炎性介质刺激,可出现明显触痛或自发痛,尤其在疖肿快速增大阶段疼痛较为剧烈。
3、硬结
感染中心部位逐渐形成质地坚硬的结节,直径通常在0.5-3厘米之间,触摸时有明显的皮下肿块感,这是局部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结果。
4、脓头形成
发病5-7天后,疖肿中央会出现黄白色脓栓,这是中性粒细胞聚集、溶解坏死组织形成的脓液,表皮变薄后可见脓头凸起。
5、伴随发热
当感染较重或发生多发性疖肿时,细菌毒素吸收可能引起全身反应,出现体温升高(通常不超过38.5℃)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
出现火疖子应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,以免感染扩散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早期可局部外敷鱼石脂软膏。若出现疖肿增大、疼痛加剧或反复发作等情况,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