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脾虚湿滞证是怎么回事

脾虚湿滞证可能与饮食不节、久病体虚、外感湿邪等原因有关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。该证型在中医中属于脾虚失运导致湿邪内停的病理状态。

1、饮食不节

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、油腻食物,易损伤脾胃阳气,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,导致湿邪内生。患者可能出现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等症状。日常需调整饮食结构,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、香砂六君丸等健脾化湿的中成药。

2、久病体虚

慢性疾病或体质虚弱者,脾阳长期受损,运化水湿能力下降,形成湿滞证候。此类患者常伴有神疲乏力、肢体困重等表现。治疗可选用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等方剂,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调理。

3、外感湿邪

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淋雨涉水后,外界湿邪侵入机体,困阻脾阳引发病症。此类情况可能伴随头重如裹、关节酸痛等症状。除服用藿香正气散外,还可通过拔罐、中药熏蒸等外治法祛湿。

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中医科就诊,通过舌诊、脉诊等辨证分析。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过度劳累,饮食上适量添加山药、茯苓等健脾食材。用药需严格遵循中医师指导,不可自行盲目进补或长期服用祛湿药物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