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刮痧是什么意思

刮痧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,指利用刮痧器具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刮动,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活血化瘀、祛邪排毒的效果。其应用范围广泛,常用于缓解疼痛、调节亚健康状态及辅助治疗外感疾病。

1、传统中医疗法

刮痧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,通过刺激十二皮部与穴位,激发卫气运行。当刮拭部位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瘀点(称为痧象),表明体内湿邪、热毒等病理产物被逐出。现代研究显示这种机械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增强细胞代谢功能。

2、操作方法

使用牛角板、玉石刮痧板或专用刮痧器具,配合介质如刮痧油或凡士林。操作时保持45度倾斜角度,沿经脉循行方向单向刮拭,重点刺激督脉、膀胱经等部位。手法分为轻刺激的补法和重刺激的泻法,需根据体质辨证选择,每次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。

3、应用范围

适用于颈肩劳损、腰肌劳损等软组织损伤,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。对感冒发热、中暑等外感病症有辅助治疗效果,通过刺激大椎、曲池等穴位发散表邪。亚健康人群定期刮拭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位,可调节免疫功能,改善慢性疲劳状态。

进行刮痧后需注意避风保暖,4小时内不宜洗澡。凝血功能异常、皮肤破损及妊娠期妇女应避免操作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操作,频率控制在每周1-2次为宜,过度刮拭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功能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