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一平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 中医科

心肺经络疏通手法有哪些

心肺经络疏通手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摩、针灸疗法、艾灸疗法、拔罐疗法以及导引运动等,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法。

1、推拿按摩

通过指压、揉捏等手法刺激心肺经络相关穴位,如膻中穴、内关穴等,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,缓解胸闷、气短等症状。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过度按压造成软组织损伤。对于长期久坐、气滞血瘀的人群,定期推拿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。

2、针灸疗法

采用毫针刺入心经(如少海穴)、肺经(如尺泽穴)等特定穴位,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调节经络气血。针灸可改善心肺供血,对慢性咳嗽、心悸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。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,避免自行施针引发感染或气胸风险。

3、艾灸疗法

将艾条悬灸于心俞穴、肺俞穴等背部穴位,利用温热效应温通经络。适用于阳虚体质导致的心肺虚寒症状,如畏寒、喘息等。施灸时应保持适当距离,防止烫伤皮肤,每次灸疗时间控制在15-20分钟为宜。

4、拔罐疗法

通过在胸背部心肺反射区吸附火罐,产生负压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此法对风寒袭肺引起的咳嗽、胸痛有缓解作用。操作时需避开骨骼突起部位,留罐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,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瘀血现象。

5、导引运动

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通过特定肢体动作配合呼吸吐纳,可增强心肺协调性。例如“双手托天理三焦”动作能舒展胸廓,改善肺通气功能。建议每日晨起练习,动作幅度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拉伸。

进行心肺经络调理前应经中医师辨证,明确体质类型及经络阻滞程度。日常可配合深呼吸训练、保持情绪稳定,若出现心慌、持续胸痛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文章

常见药品

药企列表

微信扫一扫